你的位置:快三app平台魅影下载 > 新闻动态 > 跌去80%的凯莱英, 2025年能否逆袭?
跌去80%的凯莱英, 2025年能否逆袭?
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7:23 点击次数:50
凯莱英周末(2025年1月25日)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,激励范围广,规模大,激励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接近2%。公司的解锁条件,未来4年达到10%到13%的收入与利润平均增速,复合增速会低一点。
凯莱英A股在2021年1月份股价达到高点,截止目前,已经跌去80%。最近一年,公司持续回购,管理层增持,再加此次股权激励计划,这些是不是凯莱英的见底信号?
先看下业绩。
2023年,公司整体收入78亿元,剔除新冠后收入54亿元,业务结构看,69%的业务在欧美,26%在中国。从增速来看,欧美市场增长较快,欧洲上半年剔除新冠影响后增速为22%,美国为28%。
2024年目标增速是10%,即2024年收入目标为59亿元,利润率约在17%-18%之间,利润目标10亿元。目前看,这个目标是有可能达成的。一个观察点,看看Q4凯莱英的业绩表现,这里面管理层到是有做低2024年业绩的动力。希望我是小人之心了。
再看估值。
当前港股市值为180亿港币,折合人民币为167亿元,因此2024年的PE为17倍。公司净资产为166亿元,PB为1倍,其中现金约为80亿元。扣除67亿现金后,港股的PE仅有10倍。2023年派息比率约为30%,假设2024年的利润同样以30%的比例进行派息,则2024年港股对应的股息率为1.8%,税后为1.4%,股息率是比较低的。
A股市275亿元,对应2024年的PE约为27.5倍,PB为1.65倍,扣除75亿现金,对应的市盈率也有20倍。按照30%的派息比率计算,股息率仅为1.1%。
公司总股本3.68亿,港股仅有0.28亿股本,占比仅有7.6%,平均每天的成交金额不足1000万,这造成港股的巨大流动性折价。A股直接比港股贵了65%,港股相当于A股打了6折。
港股资产价值提供了较充足的安全边际,A股的资产价值、盈利价值提供安全边际是不够充足的。假设A股能够保持25倍市盈率的估值中枢不变,则A股需要依靠公司的成长才能获得不错的回报率。
最后,模拟未来。
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条件,未来4年达到10%到13%的收入与利润平均增速,复合增速会低一点。我们先拍脑袋,假设未来4年能够实现10%的增速,估值不变,则能够获得10%的回报率。
那么,未来凯莱英能够实现10%的增速?可信度多大?
订单来看,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增速达20%;2024Q3订单环比增长,重要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,欧美订单超过公司整体订单增长,Q4理论上市场环境还不错。业绩可见度来看,2025年股权激励目标实现概率较高。
以上仅仅是短期的业绩情况,更重要的是更长期的经营表现,财务上至少包括三个方面,成长速度、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、ROE水平。财务的底层是则是公司经营的内内外外。我们可以根据需求、供给、政策等方面对未来做一些情景模拟。
最好的情景:需求端,美国通胀控制较好,降息节奏加快,美国经济不会硬着陆,这种情景下,CXO下游企业融资持续变好,整个行业研发投入积极。供给端,伴随这两年的亏损,部分企业出清,剩余玩家的资本开支减少。政策端,生物安全法案完全流产。企业端,凯莱英继续保持超强的竞争力,毛利率提升,费用率得到控制,扣非净利润率由现在的13%左右回升至历史20%的水平。在这样的情景下,按照股权激励解锁上限变为情景下限,2028收入达到100亿元,净利润为20亿元,当前市值对应2028年的市盈率,港股为8倍,A股为14倍。
最差的情景:美国降息放缓,美国医疗开支控费严重,CXO下游企业融资受阻,研发支出徘徊不前。供给端,CXO整个行业的资本开支增速虽然放缓,但是竞争依然激烈,报价下降。政策端,生物安全法案继续推进,影响美国企业向中国企业询单。凯莱英业务同时受到影响。收入在60亿元,盈利在10亿元徘徊不前。这种情景下,A股明显贵了,如果A股下跌,港股也难以独善其身。
凯莱英的未来情景是怎样的?2025能否成为凯莱英的逆袭之年?各位投友怎么看?
相关资讯